从事儿童读物的美术创作和美术编辑工作已有20年。大约有近十年的时间面临这样一种困惑——我可能没有多少童心。因为我被一遍又一遍地告知:孩子们喜欢看的是“美丽的大眼睛、甜甜的笑脸、色彩鲜艳的花衣服……”而我总不能由衷地画出这些习惯见到的甜美插图。这些统一过口径的画具有相同的表情,类似的动作,以同样的规律概括的线条……常见于书店柜台上、各家期刊上、幼儿园的墙壁上,以至于小朋友自己的习作中。
是不是我自己出了问题?我暗自苦恼,直到90年代,我们有机会读到世界图画书大师的优秀作品——多么有意思的世界!我和许多同行都被深深击中——这是一个非常鲜活的、充满神奇想象的迷人世界。而且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独具面貌、饶有趣味的心灵舞台,不同的画家、作家将自己的感悟,用儿童的思维方式、游戏性地一幕幕为我们上演。这些书让我真正有机会返回童年。让我的心柔软下来,回到那个对于孩子来说真实的、但并非现实的世界。而构成这个世界的元素,并不尽然是“美丽的大眼睛、甜甜的笑脸、色彩鲜艳的花衣服……”这些优秀的图画书作品纵有奇特的想象,但在情感上恰恰是朴素的,并不矫饰和夸耀的。这给了我安慰,也给了我鞭策——沉下来,先回到自己,再和孩子说话,即使说得不是最好,至少是没有破坏我与孩子之间的诚实关系,而这个孩子同时也是我自己。
审美上的趋同产生于我们生长其中的文化大环境,校内美术教育的缺乏活力,对作品评价标准的教条化,图例选择口味的狭窄与浅俗,已经使我们丧失了最好的美育机会(课改之后有一些改观)。而校外所能接触到的图书插画,模式化倾向又相当重。当然,这种模式也会有其时尚性的统一演变——多数是随卡通潮流而动的。稍加注意便会发现,如此环境中成长的我们最能忠实地响应服饰潮流的号召:今年流行尖头鞋——无论高矮胖瘦,不紧紧跟上就好像没有安全感。即使所谓“另类”装扮,也有浩浩荡荡的模仿大军,将其发展为“另一类制服”。人们一旦离开这个统一的审美步调便可能会惶恐、将信将疑——因为我们没有建立自己的判断,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标尺——我们的审美感官已习惯于冻结。
不巧我们很快就长大了,我们已身为母亲、教师、编辑,我们无形中又在参与或担当着一批又一批孩子的审美引导角色。这种模式化的审美要紧不要紧?很要紧!
孩子本无固定不变的口味,在尚未识字的阶段,对世界认知十分朦胧的时期,一定要读好的图画书。因为这是他成长中重要的游戏活动之一。而图画所传递的信息,更直接走进孩子的世界里,参加构筑他想象的空间。因此,给予丰富的高品质的审美刺激,功用不仅在美育,还有助于提高孩子辨别细微差别的能力。我称为“味觉”的灵敏度,只不过这是精神的味觉。将孩子从格式化的“快餐”审美中拉过来,给他们好的,具有鲜活个性的图画书,实现创造性阅读,既可能拓展孩子想象的空间,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着他们丰富而健全的情感世界,真是再要紧不过了!
怎样寻找比较好的图画?
首先,好的图画书中的绘画一定不是对文字内容的简单图解。它是画家(或文图兼长的作者)将故事的意图进行了创造性的再现。不仅传达文意,还呈现着文字难以描绘的趣味和美感。它和文字携手共创了一个可以和孩子分享的神奇世界,它几乎是一次奇迹。
让我们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寻找:
一、开本;二、结构;三、构图;四、造型;五、色彩;六、细节;七、笔触;
1.书的开本——主要指比例。图画书的开本应当看它展开之后,一个对页组成的比例。
如《诺亚方舟》、《图说日本历史》(横16开),十分开阔的页面便于描绘无边无际的感觉,那是幼儿通常不易控制的宏大场面,但适合此类史诗性的特殊题材。而《小老鼠和大老虎》、《蓬蓬头溜冰》(竖16开)或24开如《杂毛猫》,展开之后则提供了比较稳定的空间,无论孩子是坐在父母膝上共读,还是他自主阅读,开本的比例使画幅气氛比较聚,给阅读带来舒适感。
开本还可以传递出书的某种信息,如《红、黄、兰变变变》系列,随着内容难度的递增,每册开本较前册高出1cm,同时在系列书上端的标志色使用上,高学段总是包含着低学段并递增出一道新的色彩,暗喻学习带来的成长。此外,还有异形开本,比如以小动物的外形作为书的形状,使图书具有玩具色彩。
2.结构——充分利用图书的翻阅功能巧妙地安排情节的设计。
图画书的阅读总是伴随着翻页进行的。利用翻页给孩子一次次惊喜,使阅读增添了游戏性,也无形中让孩子们养成顺序阅读的好习惯。《谁在里面》,虽是“东方娃娃”附赠的小小书,但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它由一个个小谜组成,是翻页使小朋友得到解谜的快乐。而孩子得知谜底的同时也获得卵生动物分类的知识。
3.构图——可以进行无穷变化的空间。
图画书的构图十分自由,完全可以打破客观世界的排列规则。书中一个个虚构的儿童世界很大程度托付在构图上。它可以比真实的世界变化跨度大很多,这是一个荒诞的、有趣的空间,便于儿童的幻想去驰骋的空间。
如:《玛德琳卡》,在一条普通的街道上住着一位叫玛德琳卡的小姑娘。一天清晨,她的一颗牙齿松动了!她要立刻把这个惊人的消息通知全世界的人!她沿街走去,告诉了开面包店的法国叔叔,卖书报的印度伯伯,开花店的西班牙哥哥……哈!我们的小姑娘透过面包店的小窗户看见了什么?一个广阔的太空:巴黎圣母院立在蛋糕上;埃费尔铁塔座落在松饼上;凯旋门长在一块点心上;还有童话中的“小王子”……它们正和玛德琳卡那颗脱落的门牙一块儿跳舞!此后,她又去过花店,畅游了西班牙的神话世界……书中有两类构图语言——记录我们所看到的;描绘我们所幻想的。前者视角客观,后者荒诞离奇。它们相互交织着给我们的小读者提供了一个近可抚触玩耍,远可神游世界的精彩绘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