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台梭利教具特点,http://www.huamaomi.com
蒙氏的教具究竟有多少种?依荷兰宁惠斯公司的目录,至今已有三百四十九种之多,但实际上哪些是蒙氏自己所创制,却很少有人去研究,可见有一些必是经由后人自己发展出来的。其实这相当符合蒙氏的教育精神,因为她不曾认为蒙氏法是一种永恒的结论。她明白生命具有变动性,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,教育的发展必会有些因循,也有所创新。因此我们会说只要合乎蒙氏教育法的要求和作用,妈妈们也可以在家里替孩子做。但千万别去买那些复杂的,连自己都弄不清楚的电动“玩意儿”,惹得孩子和自己生气。
对“教具”一词,蒙氏本人曾公开地表示,她不喜欢这个名词,正确的名称我们应该叫它“工作材料”。它的主要作用,是供给幼儿作成长“工作”时所用的“材料”,是兼具增进智力和改善性格的目的,而不愿世人称之为“教具”。然而这个用法,由来已久,我们为了方便沟通,也就习用下来了。只不过,使用者的心理,必须非常明白:它不像老师手中的那根教棒,不是辅助老师教课的物品(“辅助老师授课”就成了以大人为中心),它是让孩子在其中“自我教育”、“自我启发”的媒介物,而非玩具。
蒙台梭利教具的特色
(1)蒙氏教具不选用五彩杂陈的色泽,以朴实、干净的色调为主。因为它具有教育意义,所以通常用单色调,突显真正的教育目标,也就是具孤立的特性。例如:粉红塔的十块木头全部都是粉红色。
(2)由于教具的最重要目标,是为符合儿童的内在需要,所以在大小、尺寸上,只以儿童的能力为考虑范围,例如:粉红塔最大的一块,孩子也可以搬得动。
(3)每项教具都有能够吸引小孩子的因素, 例如粉红塔木头的重量、颜色;或者勺豆子时,豆子沙沙的声音。
(4)教具的设计, 以供给一个人操作为主要考虑目标。
(5)每项教具的单独和联合使用, 都有其步骤和顺序才能完成。而且不管在设计上或者在使用方法上,都是由简单到复杂,其主要目的是增减培养孩子了解步骤,重视秩序,并间接地培养其“内在纪律”。
(6)每样教具都具有直接与间接的教育目的。
(7)在设计上,具有控制错误的特性, 可以使小朋友自行发现错误、而能自行改正,例如:粉红塔有十块,最小的一块是一公分的正立方块,最大的一块为十分公分的正立方体,所以最大块与次大块刚好差一公分。在堆完塔后小朋友可以拿起最小的那块,量一量各块之间的差距,他会发现恰好都是一公分。
(8)由步骤、 秩序中培养孩子的逻辑习性和推理的能力。
蒙台梭利教具的种类
依蒙氏自己为儿童之家写的手册上说明,计有动手教育、感官教育、语言与知识、自由、书写、阅读、做算术、及品德教育等八项。后人为方便陈述,又将它们归纳成以下四项(以学前儿童所用到的教具为主)。
日常生活教具
“中国人用筷子吃饭”、“苏格兰的男人穿裙子”,从这两个陈述中,我们即可引申出日常生活教具的特质:(1)它依各个文化的不同, 内容也就不会完全相同。(2)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, 大都可纳入这一项目中。基于以上的原因,蒙氏并未替这项训练列出教具的目录,而希望导师能协调“智能启发”与“文化常规”的双重要求,自己研制教具,整备环境。
依照美国的分类,将日常生活这项练习分为四大类(1)动作:例如,划直线走路等。(2)照顾自己:例如,穿鞋脱子、衣服等。(3)照顾自己的环境:例如,拔草、浇花。(4)礼貌:例如,打招呼等。常生活教育的目的,最主要是在于训练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动两者之间的协调。因为对幼儿来说,动作的平衡会促进智能上的发育,而且手眼的协调也为他们将来的写字画图能力,作了“预备”的工作。比如说想要写字,就需要手部小肌肉发育起来,而在蒙氏的日常生活教育上,就包括了小肌肉的练习;时日一久,自然水到渠成,正可以发达到有握笔描画的力量,和越来越准确的“有模有样”的程度。此外,日常生活训练更重要的目的,是可以在人格形成上,培养出孩子的独立、专心、协调、秩序等等习性,奠定良好发展的基础。
而这些练习也可以培养社交能力,比如说:活动室里的蒙氏教具只有一套,所以当小明在玩倒水的工作,小华也想玩时,她就必须“等待”。更如礼貌、问候等日常生活常规也包括在这项练习中,提供了孩子相互交流,彼此配合的机会,俾使他们从中了解社会行为。日常生活教育,可以说是蒙氏教育的入手处,假如这个部分没有做好,就出现不了蒙氏现象(秩序→专心→反复练习→协调),而往后的感官、数学教具部分也就不能做得很好,无法达到最大的开发效果了。
感官教具
这类教具的范围包括视、听、嗅、触、味、温、压、辨认立体以及色彩等各方面的感官训练,将颜色、气味等抽象的感觉带入具体实物,用以启发孩子认知的敏锐性,为进一步的教育“目的”立下根基。例如:“嗅觉瓶”练习辨别气味浓淡,及各种气味间的感觉不同,让孩子经由亲自的体验而有清清楚楚的辨认能力。
所以,这项教育的作用是:
(1)用合理的方法,直接帮助感官本身的发展。
(2)形成婴幼儿“自发性”的发展, 也就是进一步让婴幼儿会自动地观察和思考。
(3)为使幼儿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社会, 因而必须先奠定他(她)们对环境有卓越的观察力,养成从观察到试验的科学习性。
这三种目标,都可在蒙氏教具的教育效果中产生出来。例如,导师在以教具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的同时,也必须让孩子从中辨别相似物和对比物,来诱导儿童进一步形成研判,在心智上产生“推断”,而能做成“决定的思考”和行为。
再以典型的视觉感觉教具(圆柱组)说明:它真正的目的,不在于儿童能将每一个圆柱体,放回适当的洞里,而是在精练儿童的观察力,培养他们能辨别相同性( 都是圆柱体)、相异性(或高度不同,或直径不同等)、 次序性(由左到右或由大到小),引导儿童能够由<了解>和<思考>来判断事务。所以蒙氏教具操作,着重训练儿童的“工作历程”(秩序观念和习性的培养),远比要求他的“工作结果”(会作)更为重要。这点意义,希望母亲和一般教师一定要特别重视,才不致于“本末颠倒”。出于感官教育的部分教具,是母亲们可以在家中自行研制的,我们将另章专门讨论。
[1] [2] 下一页
标签:蒙台梭利,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大全,蒙台梭利教育,早期教育 - 蒙台梭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