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师版小学数学六上第六单元
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》之解决问题
第2课时
【教学内容】
教科书第111页例2,练习二十二第7~10题。
【教学目标】
1.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分析数量关系,能正确解答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。
2.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、归纳概括能力,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。
【教学重、难点】
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来分析数量关系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复习引入
1.分析分率句。
①八月比七月节约了111。 ② 现在的产量比原来增加了18。
在弄清单位“1”的基础上,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从中得到更多的信息,全班评价。
2.揭示课题:今天我们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分数问题。
[点评:在分析分率句活动中,强调分析多样,这就为后面学生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打好基础。]
二、教学新课
1.教学例2。
出示例2主题图,教师提问:你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?
指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三个信息:①黑山镇计划退耕还林1840公顷;②第一年完成计划的12;③第二年完成计划的38。
教师提问: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?
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,对于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直接列式解决。教师板书其中的第一个问题:两年共退耕还林多少公顷?
教师: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先画图帮助我们分析。
教师: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,把题中的信息画出来。
多数学生可能会用线段图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,在此基础上,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图形来表示。
全班交流画图情况,教师结合长方形图进行分析。
教师:这道题的两个分率句都是谁为单位“1”,要求两年共退耕还林多少公顷必须先求出什么?
学生交流后,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,教师巡视,发现学生不同的解法,并板书在黑板上。
全班交流两种解法:
(1)1840×12+1840×38
(2)1840×(12+38)
请板书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。
教师重点分析第2种解法。
提问:12+38是求什么?1840×(12+38)又是求什么?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?
根据回答,教师小结:要求问题既可以先分别求出每年的退耕还林公顷数,也可以先求出两年退耕还林面积共占计划单位“1”的几分之几,再求出单位“1”的几分之几是多少。
同桌互相交流两种解法。
教师:按照刚才我们分析方法,这道题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?(提出一个问题并解决)
学生在练习本上提出问题,并解决,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。
全班交流所提问题。重点分析:第二年比第一年少退耕还林多少公顷,还剩多少公顷两个问题的不同解法。
2.即时练习,应用提高。
练习二十二第7题。
学生独立完成,边做边思考: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?
全班讨论:用去了13和用去了13千克有什么不同?
根据交流,明晰分数作为分率与数量的区别。
[评析:在新课标教学中,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,同时紧紧抓住例题中新的知识点展开教学,重视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,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,教师较好处理了例题教学中“扶”与“放”的关系。]
三、课堂小结
教师: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?解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?
学生回答略。
四、综合练习
练习二十二第8~10题。
第3课时
【教学内容】
教科书115页例3,课堂活动第1题,练习二十三第1~4题。
【教学目标】
1.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,求这个数的问题;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些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策略。
2.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策略的多样性,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,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。
【教学重、难点】
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,求这个数的问题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复习引入,揭示课题
1.多媒体课件出示:
(1)白海货运码头有540吨货物,运走了59,运走了多少吨?
(2)白海货运码头有540吨货物,运走了59,还剩多少吨?
学生解答后,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,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,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,让学生理解:这两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。但不同的是,前一题是直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,而后一道要先求出剩下几分之几,再求剩下的吨数是多少。
2.多媒体课件再出示:
白海货运码头有一批货物,运走了59,运走了300吨,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?
www.huamaomi.com 学生解答后,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。引导学生说出这道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,求这个数。一般我们用方程来解。3.综合前面解题的过程,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前面的解决问题中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。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:画图分析法、找等量关系、分析数量关系等方法。
教师:这节课我们是在同学们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解决问题。
(板书课题:解决问题)
[评析:较复杂的问题是在简单问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所以,在进行新课之前,先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复习,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,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;同时通过对前一节课分析方法的回顾,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,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。]
二、教学例3
1.课件出示例3。